小说改编后的影视剧一定不如原著吗?
前几天刷短视频,刷到个电视剧《灵与肉》,断断续续地看了下,感觉挺好看,又似乎觉得这个电视剧剧情和人物名称等好像在哪里看到过类似?一阵回忆,想起来好多年前看过的一部老电影,朱时茂主演的《牧马人》。
查了下信息,《牧马人》于1982年上映,当然,我是2000年后网络开始时才看的这部电影,印象较深,当时还不知道,无论是现在看到的电视剧,或者之前的电影《牧马人》,都是根据原著《灵与肉》改编的。
the pic resource from 豆瓣电影
按照一般的逻辑,改编后的电视剧或电影,往往都比原著差那么点意思,长篇小说尤其是经典长篇小说改编,尤为如此。
如四大名著小说,一方面是这些经典名著知道的人太多,大家都看过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评断,改编起来难度就很大;
另一个原因,就是长篇小说改编成电视剧,特别是电影,将那么一大部厚厚的书本,压缩成电视剧剧情或电影,如果都展现出来,那剧情会变得很冗长。
但如果压缩的太厉害,难免让人觉得缺少许多内容而遗憾不已,因此,我认为长篇改编起来,难度都很大,往往上映后争议也较大。
Image by Kabiur Riyad from Pixabay
举几个例子,比如四大名著的改编,往往上映后备受争议,甚至批评。原因既有之前人们对旧的四大名著电视剧先入为主的看法,又有上边提到的那些因素,就像西方有句俗语,“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”。同样,一万个中国人眼里可能就有十万八万个四大名著的不同看法。不仅像四大名著这类经典长篇,甚至像以前流行的武侠小说如金庸的武侠,改编后争议也很大,原因跟上边提到的类似。
而中短篇小说的改编,空间就很大了。像《灵与肉》这个小说,原著其实是很短的,大约十几页吧,整篇如果按文字计算算起来估计连中篇都算不上,但往往这类题材改编成影视剧却最容易成功。
我看过《灵与肉》原文,整体的内容可以说建立了个框架,电视剧或电影就是在这个框架下进行改编。至于细节,原文里没有讲太多,但正是如此,我认为给改编带来了很大想象空间,反而不容易束缚手脚,反正原文只是个框架,就像一个骨架,剩下的有血有肉就全凭编剧想象和发挥了。
这样一来,这类题材的改编,反而更容易出现黑马,一不小心就大获成功。除了像《牧马人》,以及前段时间电视上映的《奇葩奇葩处处哀》等,又比如像早些年火爆的电视剧《潜伏》,就是根据龙二的短篇《潜伏》改编而来,同样的,原文也不长,我记得大约万把文字吧,内容方面也只是做了个框架,反而是改编之后的电视剧《潜伏》,内容方面更丰富和精彩,加上主演和其它角色们的用心打造,成就了电视剧史上的一番奇迹。
再提一句,后来张嘉译主演的《借枪》电视剧,也是龙二的小说《借枪》改编而来,同样电视剧很是精彩,不仅不逊色原文,我认为一定程度上比原著更精彩。
Image by Antonio López from Pixabay
因此,从这些角度分析,我认为一般来讲,长篇尤其是出名长篇改编的影视剧争议较大,而中短篇改编的反而批评较少,因为空间大,反而不受束缚,最后更容易成功。
当然,还有一种情况,就是原著作者参与了影视剧的改编,改编后也容易成功,毕竟没有人比原著作者更懂原著的思想和内容了。
这个牧马人,我记得最好玩的是,问:老李,你要媳妇不要?哈哈
确实如此。
电影里说,
原著里说,
哈哈,成经典了
没有刻意去对比过,不过有的口碑还是很不错的,比如欢乐颂,还有凡人修仙传等等,都是小说改编后影视剧。。
不错,像欢乐颂,还有凡人修仙传等等,这类我看的很少。
金庸的小说改了好多次了,很多细节和结局都有的也改了😅
一般来说,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作者,是不喜欢别人瞎改自己作品的。😅
因为影视剧演绎的方式不一样,都会有改动。确实是有原作者参与的改编更成功些
只看过潜伏,没看过原著🤣大伟哥分析的好有道理,以后我追剧时也多瞅瞅,对比下